昭陵

才华横溢、生不逢时、怀才不遇,郁郁而终,14首诗纵览杜牧一生

唐文宗年间,长安街头一篇《阿房宫赋》横空出世,“灭六国者六国也,非秦也;族秦者秦也,非天下也”的铿锵之语,让23岁的杜牧声名鹊起。可谁也没想到,这位才华震古烁今的青年,终其一生都在“致君尧舜”的理想与“生不逢时”的现实间挣扎,只留下14首千古绝唱,藏尽他的风流

乐游原 黄州 阿房宫赋 杜牧 昭陵 2025-11-13 05:09  2

清河公主:嫁功臣之子,活成贞观贤公主的模样

贞观六年(632 年)春日,长安太极宫的御花园里,8 岁的李敬正蹲在石桌旁,捧着《女诫》皱眉头。她梳着双丫髻,额前垂着细碎的刘海,手指在 “妇德” 二字上反复摩挲 —— 这是父皇李世民特意给她选的书,可她更想读的是《孙子兵法》,像二哥李承乾那样听父皇讲打仗的故

公主 李敬 清河公主 昭陵 程知节 2025-11-13 13:11  1

提24个有深度的历史问题,能答100分的都是文史专家

要说唐朝初年的宗教局面,常常被人提起的无非是道、佛、景三教对峙而共存。在当时,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已然深入人心,道教则带着本土自信游走官方与民间之间,景教——就是那支经由中亚辗转东来的东方亚述基督教,几乎只在资料里和寺庙残碑中才能寻到痕迹。景教强行进入权贵圈子,用

历史 文史 唐武宗 昭陵 燕然山 2025-09-22 20:09  3

王羲之:被中国人&

要聊中国书法,有个名字必须顶在最前面——王羲之。他被称为"书圣",写的字被夸"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";他的《兰亭序》被历代皇帝抢着收藏,连唐太宗临终前都要抱着它下葬;就连现在的小学生学书法,老师都会说:"先学王羲之,再学其他人。"

王羲之 兰亭序 兰亭雅集 昭陵 王旷 2025-09-13 01:31  4

隋唐演义中英雄好汉众多,驾鹤后,他们的坐骑兵器都归宿何方?

听人说起隋唐那十八个好汉,人没了以后,他们那些坐骑兵器都去哪儿了呢,这问题听着好像是说书先生瞎编的,可你要是真去翻那些老书、地方志,再跟老辈人嘴里传下来的话对一对,就会发现那些陪着主人打天下的家伙事儿,根本没跟着一块埋了,命不一样,又被分到了不同的人手里,有的

归宿 兵器 隋唐演义 昭陵 坐骑兵器 2025-09-12 02:00  6

比秦始皇的陵墓大了三倍之多,足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和富庶

你有没有想过,一个人的归宿,哦不,是一个帝王的归宿,到底得有多讲究?民间老人常说,“厚葬为大”,可历史上那些最会折腾的皇帝,谁家真的能折腾过秦始皇和唐太宗李世民?有些事吧,你光听说还真没概念,得绕回头,说点人情世故,说点传奇,才算能嗅到那石头缝里的尘土气息。

秦始皇 李世民 陵墓 陵园 昭陵 2025-09-07 18:11  5